香港文学的獨特性及範疇

 

金  惠  俊  KHJ

 

 

1. 开头语

 

1997年7月1日, 香港正式回归中国。

香港的回归不仅给中国和香港, 也给全世界留下了许多课题 : 殖民地时代的淸算以及随之而来的新形态的全球协作, 在一个国家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体制共存的"一国两制"的实验, 所谓有关"中华经济圈"成立可能性的诸多对策等等。

当然, 香港的回归所引起的问题幷不仅仅局限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 这是因为香港所具有的特殊经历和环境与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来看。 鸦片战争的结果, 香港自1842年起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以来, 历经150多年的东西方文化的积极交流与融合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起, 约50年的左翼和右翼思想的间接性的对立斗争  ; 尽管存在着殖民地这个局限所赋予的政治性环境, 但相对来讲相当自由的舆論氛围  ; 商业性的都市环境里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等等, 在今天从不同性质的文化间的相互影响性及文化与社会的相互关连性的方面来看, 具有很深的参考价値。

在这一点上香港文学是特别値得注意的领域。 香港的特殊情况自然而然地使香港文学具有了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某种独特性。 幷且这种独特性使香港文学在世界文学, 特别是在中国文学里独树一帜。 由此看来, 从1980年代以来, 对香港文学的硏究与日俱增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比如说, 最近, 由刘登翰主编的多达760页的《香港文学史》,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为代表, 包括古远淸的《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 (武汉: 湖北敎育出版社, 1997)和袁良骏的《香港小说史》, (深圳: 海天出版社, 1999)等等各种文学史及体裁史相继出版。 这说明对香港文学的硏究已历经初级阶段而正式进入正规阶段。

但是, 非常遗憾的是, 在韩国迄今为止对香港文学的关注还是微乎其微的。 其实, 对于香港文学究竟是体现了哪种特征的文学现象, 今后在中国文学范畴内又将处于何等位置, 起到何种作用等这些问题需要深层次的探讨。 这不仅仅是香港或者中国的问题, 它与韩国的各种现实问题紧密相关。 面对南北韩统一和交流问题以及与海外韩人的"文化的、人的网络"等问题的韩国来言, 香港的回归以及作为交流中心地的作用的提高所带来的香港地位的变化是有个很好的参照体系。 同样道理, 香港文学也为韩国文学如何保持其正统性以及对北韩文学和海外文学采取何种方针等问题会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考虑到目前韩国的硏究现状, 将就香港文学的独特性和范畴进行研究。 目的在于在对现有的成果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评价的同时, 提出更加有效的标准, 从这些基础性的工作中找到展开硏究的头緖。



2. 香港文学的独特性


首先, 从"香港文学"的槪念究竟能否成立的问题谈起。 就在1970年代,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香港没有文学或者没有优秀的文学, 主张所谓"文学沙漠論", 而且这种主张到了1980年代末还是依然存在。1) 或许文学在香港没有被充分重视, 但文学或者文学行为本身在香港不存在是不可能的。 况且香港的文学作品中很大一部分不仅从作品的本身来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而且在文学史的角度来讲, 也都应受到很高的评价。 比如说, 中国大陆作家王蒙在1980年代初以《春之声》、《海的梦》等名噪一时倂被中国大陆学人唿之为"中国当代第一批意识流小说", 受到了高度的评价, 而香港作家刘以鬯早在1963年发表《酒徒》, 不仅在时间上, 而且在内心的开掘和手法的运用上, 其现代主义的程度明显超过了前者。2)

其实, 所谓"香港文学"这一槪念的能否成立问题不能单纯只从香港有没有文学或者有没有优秀的文学来进行判断。 而是应看香港文学是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如果有, 那幺这种独特性与中国文学具有什幺样的关系, 并且他到底与中国大陆某个地区的文学 -- 例如北京文学或上海文学 -- 是否属于相同的范围, 如果不然, 是否像台湾文学那样能够与中国大陆文学整体共存的一种存在等问题。

香港作为资本主义大都市, 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同中国大陆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所以, 很容易地想到香港的文学具有同中国大陆文学相区别的独特性。 不仅如此, 正如前面谈到的, 正是因为香港处在东西方文化, 左翼和右翼思想, 政治统治和舆論自由, 商业性的城市环境等的错综, 四通发达的地理位置等特殊环境中, 我们可以充分推测到它的文学可能具有与中国大陆文学及台湾文学相区别的独特的特征。 那幺究竟在哪些方面有所不同呢?

香港的英国殖民地政府(以下简称"香港政厅")在不正面否定他们的统治或者对其统治没有重大威胁的情况下, 基本上给予最大限度的思想与言論自由。3) 这一点在1949年中国与台湾的对峙状态形成以后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来, 香港政厅对中国大陆和台湾或者左翼和右翼思想, 尽量避免对其直接表态, 大体采取了静观的态度。 在香港文坛没有什幺特殊文艺政策的强制, 也没有受到什幺特定思想理論的支配, 作家也在思想方面没有受到什幺约束, 可以比较自由地思考、创作和发表。 在香港从来没发生过尖锐对立的文艺争論, 这因为除了作家的兴趣多样, 相互承认个性, 城市生活的压力 成对别人的主张没法进行集中地回应等以外, 主要是这种环境所産生的结果。

受香港都市化商业环境直接影响的作家的特殊的文学行为也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 他们的写作几乎没有政府和公共团体的支援,4) 依照商业性邏辑的稿费少到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因此可以依靠写作维生的作家也只是少数, 卽使有全职作家也是属于重体力勞动型的。5) 幷且, 由于出版社主要考虑商业利益, 因此他们的作品只能登载在一般报纸的文艺副刊或其他版面, 而不是文艺杂志或文学书籍上。 因为读者的嗜好会直接影响到报纸的销售量, 因此作者在写文章时, 一方面时间上紧迫, 一方面不得不考虑读者的反应。 像这样, 廉价的稿酬, 发表在报纸版面的作品等条件, 再加上人口密集的资本主义大都市香港本身所具有的恶劣的居住条件,6) 繁重的生活压力, 紧张的生活节奏等都给作家的文学创作行为带来了诸多不便, 结果使作品的内容与水平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换句话说, 在通过长时间的计划经过充分思考而进行的创作难以实现的情况下, 要求把心思放在迅速而又能引起大衆关心的文章上来, 比起包括各种历史和政治问题在内的那些高谈阔論来, 以都市生活为素材, 快餐式的短小精悍的文学最为合适。 正因为这样甚至有的作家称自己为"爬格子动物"。

作家的移动频繁也同中国大陆及台湾有着很大的差别。 不仅是在1930,40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 而且以后也一直存在着很多作家频繁出入的现象。 也就是说, 后面也将会提到的, 除了香港本地的作家以外, 还有以外地人的身份来到香港进行短期或长期活动的甚至定居成为香港居民的作家 ; 也有生长在香港而后来跑过或移居到外地的作家 ; 自然经常性出入的作家也不在少数。 中国大陆作家的居住地除抗日战争时期以外比较固定, 相对来说, 台湾作家的居住地比较自由, 但在这点上, 香港的情况不但与中国大陆完全不同, 而且与台湾也确然不一样。

这种作家的流动性不可避免地给香港文学作品带来很大的影响。 首先, 香港文学在形成它自身独特性的过程中, 通过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不断交流, 保持了一定的联系。 这与中国大陆及台湾的文学在几十年间无联系, 几乎在孤立状态下发展的情况不同。 其次, 通过与西方世界的广泛交流, 积极地接受西方文学的影响。 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在1950年代中期早于台湾对现代主义进行了系统的硏究和吸收, 从而对台湾现代主义的盛行産生了深远的影响。7) 这与中国大陆文学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期里几乎与外界断絶了联系的情况更是无从比较。 再次, 由于外地作家的大量涌入及无论是当地作家, 还是外地作家, 他们的"匆匆过客"式的活动, 往往使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与其说是对香港本身的关心, 不如说是对中国和全世界的关心, 与此同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游子"的心态。

由此看来, 流通性或者交流性是很好反映香港文学特性的一个特点。 在作品方面, 这样的特点首先在东方与西方,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明显地体现出来。 纵向来看, 受到了中国新旧文学的影响 ; 横向来看, 受到了英美文学、法国文学、日本文学的影响, 甚至也受到了中南美文学的影响。8) 比如说, 西西的作品除了以现实主义为基础, 再运用幻想的现代主义手法以外, 在思想方式、伦理道德观念、人生态度等方面还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9) 在这儿, 具有恶性西化现象或极端保守的文学评論家幷不存在, 例如黄维樑、黄继持等的理論与评論具有洞察古今、融合东西方理論的特点。10) 这一点与从1950年代以后到1970年代上半期, 不仅西方思想的影响, 就连东欧和苏联文学的影响也渐渐几乎被切断, 转入到所谓"自立更生"路缐的中国大陆, 及虽然后来乡土文学有所抬头, 但还是强烈受到西欧文学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很盛行的台湾, 有明显的区别。 幷且用英语进行创作和批评的作家也多有人在,11) 这也是与其他地区有所区别的。

体现香港文学流通性的另一方面是受到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双重影响, 同时对两地起到了连接的作用。 换句话说, 就是受到左右翼对立的间接影响, 但又处在相对自由的位置。 当然, 这并非说在香港全无左右翼对立的情况。 相对而言, 1950年代以前曾有过很多批判国民党政府的作家和作品 ; 1950年代, 有过很多批评共産党政府的作家和作品 ; 从那以后左右翼也曾有过明争暗斗。 但是, 从整体来看这些现象幷不是很严重, 特别是以1980年代后期由左右翼人士共同参与的 《星岛晩报》的文学副刊《大会堂》及文学杂志《香港文学》的发刊为标志, 开始变得模煳起来。 暂且不提政治方面的内容, 两岸间的交流也因作家的出生地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比如, 大体上来看, 1970年代以后, 香港出生作家的作品题材大部分是以香港社会为主, 技巧上则采用了中西结合的方法 ; 从中国大陆移居来的作家的作品具有乡土气息的现实主义风格 ; 台湾出身作家的作品深受小资産阶级观念等西方文学的影响。11) 直到10多年前, 中国大陆一直冷落了胡适、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张爱玲等很多作家, 台湾则干脆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等很多作家划入禁区, 由此我们能清楚地看出香港文学的特殊性。

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以及亚洲最大的自由港, 香港由于自身的商业都市性而融合了激烈的商业竞争, 残酷的市场环境, 凶险的人生和变化无偿的流行趋势。 所以, 香港作家经常用极端的内容和表现来吸引大衆的关心, 香港文学经常出现极端而且离奇的现象发生, 时有发生瞬间即逝的情况。12) 这样的香港文学的都市性体现于香港的经济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的1970年代, 但在1920年代就已经出现萌芽。 《伴侣》第一期的《赐见》里提到了文学应"以摩托车之轮为花, 以商店招牌为叶"13) ; 第5期以"初吻"为主题编成了特刊, 凤妮在《初吻之分析》中对作家们的12篇作品评价为"大槪都是纪实的"、"表现着近代的都市的色彩"。14) 像这样结合了商业性的香港文学的都市性从1950年代到迄今为止不仅是中国大陆文学所没有的独特现象, 而且更进一步地可以理解为是与农耕社会里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完全不同的新现象。

最能体现出香港文学商业性与都市性的现象是从数量上来看通俗文学完全超过了严肃文学。 在这里, 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 亦舒、林燕妮、严沁、岑凯伦的言情小说, 倪匡的科幻小说完全占据了一般文艺品的市场, 严肃文学则主要是以学园为中心展开。 如果说这种现象在过去的中国大陆很少见, 但在台湾却多少存在的话, 那幺所谓框框杂文的盛行则可以说是只有在香港文学里才出现的特有现象。

香港报纸文艺面的布局很独特。 布局的整体虽然是固定的, 但许多做成范围时有时无、规则和不规则的空间, 在这些每个限定的空间里被选定作家天天发表从几百字到几千字的文章。 从整体上看, 这些作家就像是群雄割据一样占据了这些限定的空间来发表文章。 这就是所谓"框框杂文"("专栏杂文"、"框框文学"、"块块框框文学")。 这种框框杂文从1930,40年代就已经逐步産生, 当时被称为"报屁股", 到了1970,80年代发展到能够影响报纸的销售数量。15)

这种框框杂文篇幅很短, 内容平缓, 涉及的问题很广泛, 与社会现状保持着一定的关系, 但是因为这些特点, 反而又被称为"快餐文学"、"卽弃文学",16) 甚至被认为不是眞正的文学作品。17) 但是, 这种框框杂文的执笔者相当多数是着名作家, 而且也有不少优秀的作品。 所以, 我认为不能把它从文学的现象里排除出去, 框框杂文是与中国大陆文学和台湾文学有明显区别的香港文学所特有的现象, 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3. 香港文学的范畴


香港文学可简单解释为"居港的华人作家用中文写作的文学"。18) 但具体而论并不这幺简单。首先从作家的角度看是因为香港的环境比较特殊, 作者的流动性比较大的缘故。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分析。

李辉英出生于吉林省, 他是二十世纪叁十年代发表描写东北地区的中国人民抗日鬪争的《万宝山》、《松花江上》等小说的东北作家。1950年他移居香港, 在香港度过了后半生。 在香港期间, 他出版了以《牵狗的太太》为代表的30余部描写香港都市风貌和香港生活的小说、散文等。 余光中出生于南京, 1950年移居到台湾后出版了《舟子的悲歌》等20余部作品集, 成为台湾文坛的着名诗人。 1974年他转居香港后, 出版了《与永恒拔河》等3部诗集, 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他自己也说"'香港时期'的笔耕成绩, 无论在诗、散文、飜译、批评各方面, 对我都非常重要。"19)

与此相比, 成长在香港的张错和叶维廉在台湾念大学期间不但出版过散文集和诗集, 还参加过当时台湾的现代诗运动, 之后他们定居到美国, 但继续在台湾发表作品。 刘绍铭也是香港出生, 可是他的文学评论活动开始于就读台湾大学期间。 年轻时他也曾在香港发表过作品, 但其主要的文学创作舞台是取得博士学位于 Indiana大学和任教于 Wisconsin大学的美国, 然后后来他又返回到香港以香港岭南大学教授的身分继续从事创作。 在香港出生的郑树森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 后又取得美国 UC San Diego 的博士学位, 并在此校任教期间还历任过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 兼任过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 这样他经常出入香港, 且他的文学活动也与此紧密相连。 此外, 在香港出生、成长的罗魂虽1994年移民到澳洲, 但最后还是回到了香港。 那幺这些人是否属于香港作家呢?

除上述作家流动性问题之外, 作家的发表地问题也比较复杂。 上海出生的西西1950年移居香港, 在此成长、生活期间以香港为题材创作了代表作《我城》等几乎包含所有文学类型的大量作品, 因此她不受出生于异地的限制而成为代表香港的作家之一。 但她的新作经常在香港以外的台湾发表, 甚至在台湾出版过她的全部作品。 这种现象不仅限于西西一个人, 而是相当普遍。 例如也斯的第一部散文、小说以及翻译均在香港脱稿, 但都在台湾出刊。 锺晓阳的作品集虽在香港出刊却在台湾流行, 之后才在香港受到瞩目。 此外梁锡华、黄维梁等作家、评论家的作品也往往是在台湾发表。 而且这并不是最近才发生的现象, 1920年谢晨光等作家就在上海的文艺杂誌上发表作品, 在上海出版作品集。20)

那麽情况究竟复杂到什幺程度呢? 暂且不谈作家的发表地问题, 先从居住地概念出发, 以出生地、成长地、登坛地、居住地21)为依据又可整理如下:


 1) 香港出生, 香港成长, 香港登坛, 永久居住: 昆南、金依、潘铭燊、舒巷城、小思、秀实、辛其氏、梁凤仪、侣伦、王良和、郑镜明、锺伟民、陈宝珍、陈昌敏、黄继持、黄国彬、黄碧云等等

 2) 香港出生, 香港成长, 香港登坛, 流动居住: 羁魂、余思牧等等

 3) 香港出生, 香港成长, 外地登坛, 永久居住: 刘绍铭、夏易等等

 4) 香港出生, 香港成长, 外地登坛, 短期居住: 黄秋耘等等

 5) 香港出生, 外地成长, 外地登坛, 永久居住: 王璞等等

 6) 香港出生, 外地成长, 外地登坛, 短期居住: 秦牧等等

 7) 外地出生, 香港成长, 香港登坛, 永久居住: 谭秀牧、西西、彦火、严吴婵霞、陸离、依达、李维陵、张军黙、陈德锦、蔡炎培、何紫、胡燕靑、黄庆云、黄维梁、黄天石等等

 8) 外地出生, 香港成长, 香港登坛, 长期居住: 阿浓、锺晓阳、陈浩泉、胡菊人等等

 9) 外地出生, 香港成长, 外地登坛, 永久居住: 也斯等等

10) 外地出生, 香港成长, 外地登坛, 短期居住: 陈残云等等

11) 外地出生, 香港成长, 外地登坛, 流动居住: 葉维廉、张错等等

12) 外地出生, 外地成长, 香港登坛, 永久居住: 金庸、兰心、蓝海文、戴天、陶然、梦如、舒非、杨明显、梁羽生、严沁、周蜜蜜、陈娟、夏婕等等

13) 外地出生, 外地成长, 香港登坛, 长期居住: 伟斯理(倪匡)等等

14) 外地出生, 外地成长, 香港登坛, 流动居住: 黄谷柳等等

15) 外地出生, 外地成长, 外地登坛, 永久居住: 古剑、高旅、金耀基、金兆、大华烈士、傅天虹、徐速、徐訏、葉灵凤、力匡、吴其敏、温瑞安、王一兆、刘以鬯、犁靑、李辉英、林以亮、张文达、张诗剑、蒋芸、丁嘉树、丁平、曹聚仁、锺玲、曾敏之、肖铜、忠扬、何达、许地山、黄河浪、晓帆等等

16) 外地出生, 外地成长, 外地登坛, 长期居住: 戴望舒、梁锡华、余光中、塬甸、李育中、陈之藩、黄药眠等等

17) 外地出生, 外地成长, 外地登坛, 短期居住: 葛琴、郭沫若、欧阳山、欧阳予倩、鸥外鸥、芦荻、楼适夷、端木蕻良、唐弢、杜埃、孟超、穆时英、范长江、司马文森、徐中玉、徐迟、聂绀弩、邵荃麟、萧红、施蛰存、阳翰笙、力扬、叶圣陶、吴祖光、郁达夫、柳亚子、李立明、林黙涵、臧克家、郑振铎、锺敬文、周钢鸣、周而復、秦似、陈若曦、蔡楚生、邹韬奋、邹荻帆、巴金、冯乃超、夏衍、韩北屛、胡风等等

18) 外地出生, 外地成长, 外地登坛, 流动居住: 茅盾、顔纯钧、廖沫沙、韩牧等等


香港作家的情况如此复杂自然会引起"香港作家"范畴的混乱。 例如刘绍名在返回香港之前, 一些人把他视为香港作家, 而一些人则相反。22) 甚至余光中也引起了一场是否该把他视为香港作家的论战。23) 因此, 花建等研究者干脆以在1997年香港回归以前能取得香港永居权的最少居住时间为标準, 把出版过文学作品或主持过报刊文艺专栏, 倂在港居住7年以上的作家归为香港作家。24) 这样划分固然使得"香港作家"范畴变的清晰, 但这种一成不变的标准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如按照花健的观点, 抗日战争期间在港活动的茅盾、萧红、端木蕻良、戴望舒等无数作家以及他们的文学作品将被排除在"香港文学"之外。 所以有必要提出更有弹性的主张, 其中试图尽可能扩大"香港文学"外延的黄维粱的观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黄维粱认为是否属于香港作家与在港居住时间的长短无关, 只要对香港社会文化做出贡献, 就应将其视为香港的荣耀, 对于作家范畴问题应适用"多多益善"的塬则。25) 但该主张也存在缺陷, 如按照这样进行划分, 香港作家不但应包括香港出生而主要在外地生活和发表作品的作家, 更得包括在外地出生和生活而只在香港发表过几篇文章的作家。

考虑以上因素, 以作家的居住和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是否实质性的组成香港文学的一部分且是否产生影响, 比以作家的出身地或居住地来区分香港作家更为重要。 比如以余光中为例。 他在港期间的创作与之前的创作紧密相连, 而且以香港为题材的作品也不多见。 但, 他自己也承认一样, 他在港期间的作品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所占的地位非常重要, 并且他积极参加香港诗坛创作运动以及各种文学活动, 以创作、评论、演讲等方式给与新一代的年轻人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促进香港诗歌创作水平的提高。 那幺能说此期间他不是以香港作家的身份来活动的吗? 所以在香港居住期间在港发表作品的作家之中, 只要其活动在一定期间内实质性地组成香港文学现象的一部分且 成影响, 都应视为香港作家。 如有必要的话, 可以将创作生涯中主要活动地为香港的作家归为狭义的香港作家。 而且满足此标准的前提下, 一般作品发表地大多是香港, 但即使发表地为外地却直接影响香港文坛的作家也可归入香港作家行列, 所以发表地应不成问题。

如何定义香港作家? 对此议论纷纷。 1981年初, 黄维粱通过《香港作家的定义》提出此问题后, 在1985年5月前后, 关于此问题的争论达到了一个高潮, 也涌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26) 但好象至今未能得出一个最后结论。 香港作家定义的不确定性最终归结于如何看待香港文学特性的问题。 因此, 关于香港文学范畴问题, 有人甚至提出了作品是否具备香港文学的某种特征的理论。 例如王一桃认为现代香港文学是指由香港作家以中文创造形式, 表现香港社会的社会面貌和香港居民心态的拥有强烈的香港意识的文学艺术。27) 王剑丛狭义上把香港文学解释为香港作家所写, 反映香港的社会生活和市民心态, 而又在香港发表的作品, 广义上解释为与发表地和题材无关, 由香港作家所创作的具有香港意识和香港特色的作品。28) 根据他门, 某作品是否反映香港人的生活和意识才是香港文学范畴的一个重要基准。

某地区的文学要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学须有其独特的特性。 简单地说, 从作品的内容角度来讲, 从社会心理状态以及价值取向上均应体现本地的色彩与经验 ; 从形式上来讲, 须呈现表出这些色彩和经验的独特手法或文学形态。 在这点上, 上述见解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对此应持有更灵活的态度。 其理由如下。首先这里所说的"香港意识"或"香港特色"等概念本身极易引起争论, 即使把这些"香港性"限定为上述的范围之内, 也很难追索此特征何时出现在何种作品之中, 更重要的是这些限定最终会排除在香港发生的文学活动的相当一部分。 例如1920、30年代, 香港作家的诸多作品都未呈现"香港性",29) 但怎幺能把这些作品从香港文学中排除呢? 若能排除, 那不是同一个作家的有些作品属于香港作品而另一些却排除在外吗? 另一方面, 像萧红的《唿阑河传》等作品以中国大陆的经验为内容, 与香港毫无相干, 但能把它完全从香港文学中排除吗? 如果可能, 类似的作品都将会排除在香港文学之外, 这样不是有损于香港文学的丰富性, 也无法确切说明该时期香港文学现象吗?

香港文学只是相对于中国大陆文学以及台湾文学的概念, 它本质上包含于中国文学, 与中国大陆文学以及台湾文学有一定的共同点。 因此不仅要重视相对比较, 充分体现"香港性"的作品, 也要把未鲜明体现"香港性"且符合其他条件的作品视为香港文学。 换句话说, 按需求区分在香港存在(曾存在)的文学和属于(曾属于)香港的文学或许是完全可能的, 但仅指后者为香港文学未必是很好的选择。

此外, 确定香港文学范畴还有几个需要考虑的要素。 如上所述, 因香港的特殊社会条件, 除中文作品外英文或其他语言作品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所以如尽可能扩大范围的话, 以任何语言创作的作品都可视为香港作品。 但非中文作品并不是香港文学的主流, 也并不能代表香港文学, 因此仅把中文作品归入香港文学是无可非议的。

再者, 即使是中文作品, 也因所用语言是文言文还是白话, 或者是普通话还是方言而有所区别。 对此问题, 不要仅以所用语言本身来决定, 要换个角度以新文学"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30)与否来决定。 理由如下。

鸦片战争前后的香港本是一个小渔村, 后随着人口的增加而文学活动也有所增进, 直到19世纪末, 香港文言文学虽有一些地域特色但仍属于"岭南文学"的范围, 依旧未形成独树一帜的香港文学的雏形。 20世纪上半期也如此, 虽然香港文言文学拥有相当稳定的影响力, 但因缺少现代意识, 无法正确反映现代社会面貌的变化, 也无法表现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力量及特征。 1920年代出现了新文学,31) 随着时间的推移, 香港文学突出了其独特的面貌, 甚至可与中国大陆文学及台湾文学并立。 所以, 整体上来说, 旧文学时期的文学及文言文学虽呈现出某些香港性的特征, 但它与中国大陆文学及台湾文学无相对性, 欠缺"现代"意识, 广义上虽能包含于香港文学, 但通常它应排除于香港文学之外。

从判定新文学的基准来说, 普通话或方言的使用与否不大会引起争议。 国语和普通话分别制定于1918年和1955年, 其推广需要一定的普及期, 在此期间各地区各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形成、发展这些共同语言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果把香港文学仅限为普通话作品, 很容易就会破坏同时期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即使是使用方言的作品, 因它意识到用语需有一定的规范, 也因汉字的表意特征较强, 大多数不会阻碍理解作品的本质。 作品的文言、白话或者普通话、方言使用与否并非是一个有价值的基准, 应变换角度来考虑作品是否属于新文学。

相对来说虽不受瞩目, 但分析中国文学时也有仅把严肃文学归为中国文学范畴的现象, 而且还存在如何区分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的问题。 一般来讲俩者区别于, 通俗文学仅注重故事或主题本身而严肃文学除此之外还注重比喻、象征、韵律、细节描写、叙事观点的运用等, 而且在作品内容上所追求的水平大体上也有所区别。32) 但是正如同一篇作品有时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样, 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的区分并非是绝对性的, 而且从如今的Post Modernism现象来看区分俩者的意义不大, 况且充分表现香港文学独特性的现象之一就是在中国大陆及台湾所没有的框框杂文以及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等通俗文学的盛行。 正如黄维粱所说的"所谓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都是香港文学, 框框杂文的快笔健笔, 武侠、科幻、爱情小说的奇笔幻笔, 以及这些之外的彩笔雅笔, 成就虽有不同, 都是笔。 此外儿童文学、流行歌词、影视剧本、相声脚本、有文采的社评争论, 甚至写得精警的广告, 都应纳入香港文学之内。"33) 这个观点非常有参考价值。 只是笔者认为"有文采的社评争论, 甚至写得精警的广告, 都应纳入香港文学之内"的表述稍微夸大其词。

综上所述, 对香港文学简单明了地下定义并非易事, 因为它由看待香港文学的角度不同而随时改变。 但划分香港文学的一般范畴必定会有益处。 一言以蔽之, 居住在香港的作家的作品和活动只要一定期间内实质性的构成香港文学现象的一部分且享有影响力, 均可纳入香港文学的范畴。 即使这些作品部分在外地出版, 或作家一时滞留或居住在外地也无妨。 从作品的角度来说, 也没有必要区分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 作品若能表露香港人的生活和意识很值得提倡, 但不表露也无关紧要的。 在香港文学是属于中国文学的大前提下, 以中国大陆以及台湾文学的相对概念来讲, 应将属于非中文的其他语言的作品或旧文学、文言文学的作品排除在一般范畴之外。



4. 结语


至此, 我们就香港文学是不是中国文学体系里与中国大陆文学以及台湾文学并列的且具有独立性的文学, 以及如若如此其范围将如何确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此过程中, 笔者为证实香港文学的独立性, 大举地列举了其与中国大陆文学和台湾文学的不同之处。 不容置疑, 这并不是说香港文学与中国大陆及台湾文学没有任何亲源关系, 更不是说香港文学不是中国文学的一支分流。 香港地区虽然一百多年来在政治上经历了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分离, 但香港文化并非是从根本上与中国文化不相关的全新的文化。 因此, 香港文学也理所当然没有丧失其同质性。 这从以下几点也可以得到证实。34) 首先, 香港的很多作家受到文学革命以来的中国新文学和其作家的影响。 其次, 相当一部分中国大陆和台湾出生的作家在香港暂时或长期居住并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再次, 香港文学中的很大一部分反映或表现了中国现代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状况。 因此, 重新说一边, 香港文学是属于中国文学范围内的且与中国大陆文学和台湾文学相并列的存在。

但真正的问题正是从现在开始。 即香港文学是将保持和发展其独立性还是演变成中国大陆的一个地区文学的问题。 换句话说, 就是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后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变化, 香港文学将走向何方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中国大陆的学者和作家一般认为香港文学会在大体保持自身的独立性的同时继续向前发展, 即"'九七'后, 香港仍保留资本主义的制度, 与大陆政治制度不同. 文学形式也会有异, 那裡的文学仍保持多元发展的特色。"35) 但是与此相反, 香港方面的主张则是"在我们眼前的一切, 依然是朦胧的。 我们期待着浓雾的消散。",36) 较大陆的乐观态度来言, 香港方面的反映相对比较悲观。 事实上这种忧虑并非毫无依据。 一些媒体在1997年之前就开始"自律", 在请专栏作家写作时注重其政治倾向, 有的甚至停掉右倾作家的专栏。 还有一些文学报刊对敏感的话题绕开走, 卽使刊登出来一些敏感的字眼也被处理掉。37)

尽管如此, 笔者认为就现在的情况看香港文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因为香港的社会体系不像是会因为回归而在短时间内发生重大的变化, 同样文学也不象会在短期内发生根本的变化。 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权自然会被强调, 香港的思想与舆论的自由很有可能接近中国大陆的方式, 结果文学的自由想像与出版会受其相应的影响。 可是看起来并不会发展到和中国大陆同样的情况。 当然其中的一部分会有一定的变化。 下面举几个例子。 一直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香港人在与中国大陆建立新的关系后开始逐渐对自我和历史等产生关心, 在继承中国文化传统方面比以前表现得更加积极。 与此相反, 普通话教育的强化使英语教育相对被削弱, 因此随着中国大陆的影响力的逐渐扩大, 对西方的关心和接触会相对地减少, 从而导致对西方文学的接受也会不可避免地减少。 同时, 由于移民的不断增加, 左右派思想对立的缓解, 华侨间经济协作的强化, 中国国势的增强等因素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逐渐增强, 再加上通信交通工具的飞跃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作为中国人交流的一个中心地香港发挥的作用将不断地增大, 继而香港文学在中国文学里的地位也会有提高的可能性。38) 特别是如果香港文学能够被中国大陆的巨大的读者层接受, 那幺其影响力将不可估量。



1) 在1989年4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臺湾香港曁海外华文文学学术硏讨会上, 关于香港到底有没有文学再次成为议论热点。 请参考復旦大学臺湾香港文化硏究所选编, 《臺湾香港曁海外华文文学論文选》, (福州: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0)以及文牛, 《在世界文学格局中探讨臺港及海外华文文学: 全国第四届臺港曁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述略》,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硏究》,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989-8, p.247。

2) 杨匡汉, 《学术语境中的香港文学硏究》,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硏究》,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01-11, p.192。

3) 在此之所以用"基本上"一词是因为并没有完全认可无限制的自由。 比如说, 1939年12月, 当时刚呈现高潮的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的争论突然结束就是因为作为帝国主义的英国的立场和势力日益强大的日本的压力双重作用的结果。 具体情况请参阅拙稿, 《关于香港地区的"文艺的民族形式"论争》, 《中国语文論丛》 第3辑, 汉城: 高大中国语文硏究会, 1990年 12月, pp.301-340。

4) 直至1980年末, 才设立了香港艺术发展局, 开始给作家予以支援, 同时强化报纸杂志的文艺面, 并展开了各种文学征集活动。

5) 例如, 唐人写道"有一个时期, 我每天都要写一万字, 連续了十年, 从没有一天间断过。" "但我不写这幺多, 在香港就没法维持生活, 就交不了房租, 孩子也没法上学了。" 傅眞, 《香港文苑奇才 -- 唐人》,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硏究》,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981-24, p.111。

6) 据王一桃所讲, 小说家西西在仅能供人转身的狭窄的洗手间内写作, 还有很多作家在市立图书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完成他们的作品, 有的人甚至在快餐店里写他们的連载小说或框框杂文。  请参阅王一桃, 《香港"严肃"文学的困境和出路》, 黄维樑 编, 《中华文学的现在和未来: 兩岸曁港澳文学交流硏讨会论文集》, (香港: 鑪峯学会, 1994), p.212。

7) 马博良在1956年创刊的《文艺新潮》上, 有体系地介绍了实存主义作品和論着, 在台湾发起的现代主义运动由此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古远淸, 《叁岸当代文学理论批评連环比较》, 黄维樑 编, 《中华文学的现在和未来: 兩岸曁港澳文学交流硏讨会论文集》, (香港: 鑪峯学会, 1994), pp.345-364。

8) 黄维樑, 《香港文学初探》, (香港: 华汉文化出版社, 1985), p.28  ; 王一桃, 《香港"严肃"文学的困境和出路》, 黄维樑 编, 《中华文学的现在和未来: 兩岸曁港澳文学交流硏讨会论文集》, (香港: 鑪峯学会, 1994), p.210。

9) 李子云, 《在寂寞中实验: 论西西的小说创作》,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硏究》,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989-9, p.175。

10) 古远淸, 《叁岸当代文学理论批评連环比较》, 黄维樑 编, 《中华文学的现在和未来: 兩岸曁港澳文学交流硏讨会论文集》, (香港: 鑪峯学会, 1994), pp.345-364。

11) 例如, 以1924年移居香港的一个富豪家庭为素材写的Mimi Chan, All The King's Wome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0等作品即可放入此范畴。 如果再进一步延伸的话, 以Jardine Matheson & Co.(怡和洋行)的歷史为素材创作的James Clavell, Taipan, London: Michael Joseph & Co., 1966等作品也可列入这里。

11)  陈炳良 编, 《香港当代文学探硏》, (香港: 叁联书店, 1992), p.3。

12) 花建, 《东方之珠的文化神韵: 論香港文学发展的叁个特点》,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硏究》,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997-7, p.223。

13) 张北鸿, 《香港文学槪论》,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硏究》,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992-7, p.251。

14) 袁良骏, 《香港小说史》, (深圳: 海天出版社, 1999), p.47。

15) 王敏, 《百年变迁中的香港文学》,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硏究》,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997-11, p.229。 根据黄维樑1982年2月22日的调査, 在香港销路好或者有代表性的十叁份日晩报中, 一共有接近四百个的专栏, 其中九十个是小说, 大多数是长篇小说連载, 馀下来的约叁百一十个, 是各式各类的框框杂文。 黄维樑, 《香港文学初探》, (香港: 华汉文化出版社, 1985), pp.2-3及30-31。

16)  吴跃农, 《臺港海外十年散文印象》,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硏究》,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989-6, p.176。

17) 陈炳良 编, 《香港当代文学探硏》, (香港: 叁联书店, 1992), pp.1-4。

18) 黄维粱, 《香港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 第叁届全国台湾与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大会学术组选篇, 《台湾香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论选》, (福州: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8)P.185。

19) 余光中, 《自序》, 《春来半岛 -- 香港十年诗文选》, (香港: 香江出版社, 1985)。 黄维樑, 《香港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係》, 第叁届全国臺湾与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大会学术组选编, 《臺湾香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論文选》, (福州: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8), p.190再引。

20) 谢晨光为文学团体岛上社的核心人物, 1927年春, 短篇小说《剧场里》和《加藤洋食店》, 评论《谈谈陶晶孙和李金法》, 散文《最后的一幕》等作品发表于上海的《幻洲》、《戈壁》、《一般》, 1929年在上海现代书局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胜利的悲哀》。 袁良骏, 《香港小说史》, (深圳: 海天出版社, 1999), PP.40-41 参考。

21) 成长地以中学时期为基准 ; 居住地与成长地和出生地无关, 仅考虑登坛后的居住地 ; 永久居住是指移居5年以上, 且迄今为止继续居住或在香港别世的 ; 长期居住是指有过5年以上居住的 ; 短期居住是指未满5年居住的 ; 流动居住是指总居住期间为5年以上的作家, 反复出入境的。

22) 前者以黄维粱为代表, 后者以古远清为代表。 黄维粱, 《香港文学初探》, (香港: 华汉文化出版社, 1985), PP.16-18和古远清, 《叁岸当代文学理论批评连环比较》, 黄维粱,  编, 《中华文学的现在和将来: 两岸即港台文学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香港: 鑪峯学会, 1994), pp.345-364. 参考。

23) 古远清, 《香港文学五十年》,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997-6, P.256。

24) 据他所说从1920年到1990年间符合此条件的香港作家为360多名。 花建, 《东方之珠的文化神韵: 论香港文学发展的叁个特点》,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997-7, P.222。

25) 黄维粱, 《香港文学初探》, (香港: 华汉文化出版社, 1985), 16-18。

26) 卢玮銮, 《香港文学硏究的几个问题》, 黄继持 卢玮銮 郑树森, 《追迹香港文学》, (香港: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8), p.59。

27) 王一桃, 《香港严肃文学的困境和出路》, 黄维粱, 编, 《中华文学的现在未来: 两岸即港台文学交流研讨会讨论集》, (香港: 鑪峯学会, 1994), p.210。

28) 王剑丛, 《香港文学史》, (南昌: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5), PP.4-5。

29) 一般地说, 香港文学的"香港性"比较鲜明形成的时期为1950年后, 其之前黄谷柳的《虾球传》或侣伦的《穷巷》等少数作品中才出现了"香港性"。

30) 鲁迅曾经在《中国新文化大系小说二集》里说过"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 陆续的出现了, 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各式的特别', 破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 鲁迅选编,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影印本,  上海: 上海出版社, 1980), P.1。

31) 香港新文学的诞生一般视为1928年新文化杂志《伴侣》创刊的前后。 但香港新文学的起点随资料的发掘也可朔及到此之前。 例如, 袁良骏在其《香港小说史》, (深圳: 海天出版社, 1999), pp.35-41中论证香港新文学的起点为英华书院基督教青年会主管的《英华青年》再创刊的1924年。

32) 黄维粱, 《香港文学初探》, (香港: 华汉文化出版社, 1985), P.15。

33) 黄维粱, 《香港文学初探》, (香港: 华汉文化出版社, 1985), P.25。

34) 黄维樑, 《香港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係》, 第叁届全国臺湾与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大会学术组选编, 《臺湾香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論文选》, (福州: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8), pp.185-199。

35) 古远淸, 《香港文学五十年》,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硏究》,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997-6, p.256。

36) 高苍梧, 《歌者何以无歌 -- 也谈香港文学的出路》, 《新晩报》, 1980.11.11。 卢玮銮, 《香港文学硏究的几个问题》, 黄继持 卢玮銮 郑树森, 《追迹香港文学》, (香港: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8), p.61再引。

37) 古远淸, 《'96-'97年的香港文学批评》,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硏究》,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999-1, pp.221-224。

38) 这一点已经充分地体现了香港的可能性。 例如, 象批判中国大陆政府的高行健的作品或与中国大陆的通常观点多少有出入的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槪说》, (香港: 靑文书屋, 1997)等中国大陆内很难出版的作品可以比较自由地发表, 并且散居在海外的华人由于纸面的限制等在自己的共同体内不能被登载的作品也可以在这里随时发表, 这样香港起到一种提供自由空间的作用。


Categorizing and Characterizing Hong Kong Literature

 

KIM Hyejoon

 

<Abstract>


Because Hong Kong is in the position of bringing together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ideas from the left wing and the right wing, political control and freedom of the press, culture and commercialism, Hong Kong literature has come to have a distinct character from that of other regions. First, Hong Kong literature is distinguished from mainland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aiwan literature, while it still maintains the nature of the original literature source. Second, Hong Kong literature is a good example the society faced with various interactions of different literature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tegory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in this direction.

Hong Kong literatu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own that distinguishes itself from mainland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aiwan literature: variety of literary thoughts, commercialism of creative writing, fluidity of writers, exchange of literary activities with other regions, intermediation between mainland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aiwan literature, urban features of literary works, prevalence of popular literature including ?쁊uangkuang Zawen?? and so on. I claim that 'Hong Kong literature' should include the works written in Chinese by 'Hong Kong writers' who have lived in Hong Kong at least for a certain time, whose works and activities practically have organized a part of the literary phenomenon of the literature in Hong Kong and influenced on that.

Hong Kong was returned to China on July first, 1997. Hong Kong's return is not just a new development in the political or economic fields. Literature is also important and should not be dismissed. We need to make further research into new changes and position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in Chinese literature, for Hong Kong literatur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on as a core of Chinese literature 'network'.

 

Key words: Hong Kong 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s, category

 

 

金惠俊, 〈香港文學的獨特性及範疇〉, 第十三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硏討會, 山東大學(威海), 2004年 9月 21日-24日.

 

 

Return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