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rean

香港, 香港文學, 中文文學
- 二○○五年第四屆東亞學者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参观記 -

 

200512月6日  韩国国立釜山大学博士生 高慧琳  고혜림

 

 1. 時間: 2005年 11月 24日 - 11月 26日

 2. 地點: Paul. S. Lam Conference Centre, Lingnan University, Hong Kong

 3. 人數: 韓國, 日本, 臺灣, 中國(大陸), 新加坡, 澳大利亚, 香港等地40余人学者

 4. 主題: 東亞文化與中文文學

         (二○○五年第四屆東亞學者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침사추이 영화의 거리小时候通过媒体认识到香港的夜景是非常美丽,迷人的。香港汇集了世界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有着"东方明珠"之称的香港是好不陌生的地方,吸引了很多海内外游客。20世纪后期,以香港电影为中心的文化事业成功的代表了亚洲文化。当时,陈秋霞的"英雄本色"主题曲,被年轻人广为传唱。1997年,香港由英国的殖民地回归到了中国祖国母亲的怀抱,经历了历史的风云变幻。

홍콩 거리모습2001年,张曼玉和粱朝伟的香港,彼此把对对方的爱慕之意隐藏到了漆黑昏暗的巷口里,留有很多想说却又说不出的绵绵话语。我记忆中的香港就是这样虚无缥缈。但是,2005年的香港给我留下了崭新的美好回忆。 现在,虽然可以说是中国,但是和我们认识到的中国大陆是截然不同的,它记载了其他国家一个世纪的历史,拥有西方和东方双重文化,夜景还是那么美丽。回归中国前的过去一个世纪是香港正式拥有东西方文化的变迁过程。2005年11月在香港举行的学术会,满足了我对香港的好奇心及理解,可以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在韩国,凛冽的寒风开始刮起的11月末。抵达香港国际机场时,天气是暖洋洋的。厚厚的大衣,让我难免有些尴尬,这样的天气仿佛在告诉你这里还是夏天。大约40分钟后,我们来到位于屯门的香港岭南大学,没有呆多久,为了放置行李又向Harbor Resort Hotel移动。 还无暇顾及怎样好好计划这难得的4天学术会日程和2天的自由活动时间时,金惠俊老师就把我带到了三联书店。

三聯書店香港岛的三联书店位于地铁中环站不远之处。和其他的书店一样,杂志和周刊,有关法律,经济,医学的书在2楼,有关人文学,社会科学的杂志和书籍在3楼。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根据每个领域排列的井然有序。大陆,台湾,香港出版的书籍争先恐后的要列在书架上,这种排列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都是很难见到的。在大陆和台湾都是以自己的出版物为主来陈列,其他地区的书籍都是另外排在别的书架上,这点是不同的。在三联书店我明白了白先勇的《台北人》有中英对照版,大陆的作家中鲁迅和巴金先生的作品销量最佳,在世的作家中,对王安仪先生的作品,读者们的兴趣与日俱增。

광동요리 在认真的翻阅书籍时,金惠俊老师曾留学时因为书结下不解良缘的知友们招待了我们。我们在一家有名的广东料理店品尝到了各式各样的粤菜和美味的广东式的北京烤鸭,由此可以看出香港人的豪爽大方。吃完饭,我跟分手大家独自走在了香港的夜街上,也不知是4个多小时坐飞机坐的,还是因为之前累计下来的压力,从尖沙咀到旺角一路步行,并没有好好观赏到香港迷人的夜景。

 

침사추이의 밤거리
尖沙咀

 

개회사11月24日,以"东亚文学与中文文学"为主题的为期2天的学术会开始。岭南大学的副校长饒美蛟教授和香港作家学会的创立会长曾敏之先生,《明报月刊》的总编辑人潘耀名先生的致词,都共同对学术大会圆满进行和对学术成果给予了厚望和期待。

接着第一部是有关超越亚洲文化的界限,韩国,日本和香港的学者们就为超越文学和境界,对本国的文学进行了学术发表。日本的藤井省三教授的有关对待村上慢船与中国的关系发表了<開往中國的村上慢船:村上慢船在中國以及中國在村上文學>,香港的梁秉鈞教授发表的<亞洲文化中的香港文化-以50年代爲例>与第一部有着密切关联的同时,勾起了人们充分的兴趣。"慢船"的小说不仅在中国,在韩国也刮起了"慢船风"。我突然想起了以"丧失的时代"为主题,并且以他的名字发表,不论是小说还是诗,随笔都曾翻译成各种语言。发表结束后我问藤井省三教授是否知道韩国的"慢船风",并告诉他就连没有很多机会接触日本小说的我也读过"丧失的时代",他说,这是他以后进一步要研究表明的计划。제1부 발표

第2部是以殖民地文学和后殖民主义为主题。分为,中文和英语两组来进行发表。用中国语发表的以殖民地和后殖民地为主题发表者中没有韩国学者,有台湾,新加破,日本,香港的4名学者发表。各是关于<鄭和登陸馬六甲之後: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文化身分與後殖民思考-以新加坡詩人戴尙志與希尼爾为例>,<“日本”記憶與臺灣新歷史想像>,<日佔時期香港文學的兩面:和平文藝作者與戴望舒>的发表。英语发表是3名香港学者和韩国的林春胜教授发表为主,也用同一样的主题进行了发表。其中林春胜教授的<香港電影裡的香港人身分认同和东南亚人的他者性>和劉自筌博士的<後殖民時代的殖民小說: 刘以鬯與2046>另人瞩目。

 

첫날 만찬후 일부 참석자와 함께
与部分学者

 

제3부 발표25日,在比前一天更紧稠的时间里共进行了16名学者的论文发表。从早上9点到晚上7点,除了短暂的休息时间外大家都要高度的集中精力倾听,这样一来,体力消耗非常大。上午的第3部主题是提高亚洲文化。发表的论文是王富仁教授的<新國學論綱>,林少陽博士的<何谓“文學”?-目漱石於世紀之交的思考>,羅貴詳博士的<頭文字J:香港文学與电影的日本想象>,陳方兢教授的<关於中國大陸與韓國魯迅硏究不同狀況的一點思考>,張釗貽博士的<魯迅與香港新聞檢査初探>,垂水千惠教授的<为了臺灣普羅大衆文學的確立>等。我们可以知道各个学者的研究方向都是亚洲各国的文学与文化同中国文学相比较或者寻找相关性。

제6부 발표下午的第4,5部各以亚洲文化与电影,中文文学的现代性为主题。第4部是从山口守教授的<巴金的小說和電影>开始,陆续发表了池上貞子教授的<三個Suzie和香港-張愛玲,Mason,施叔靑>,張美君博士的<文字與光影交錯中的城市制高點>。第5部发表了陳萬益教授的<依达於傳統和現代之间-細讀赖和小說<蛇先生>>,陳國球教授的<香港現代主義運動的國族想像-從5,60年代現代主義宣言到李英豪的文學批評>。5部的張松建先生发表了<1940年代中國的都市詩:歷史,美學,文化政治>的论文,这是他博士学位请求论文中的一部分。因为是短论文,被指明没有具体的提示例子,但是主题和内容还是诚实的。学会结束后张松建先生通过邮件得知自己的论文已被成功的通过。

종합토론最后第6部的主题是香港的文学与文化。因为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地点不仅在香港举行,而且香港的学者参加数为最多,发表的论文比其他题目的论文更有内涵。吳耀宗博士的<重讀香港1937-1949:一個被遗忘的文学场域?>,金惠俊教授的<关於香港的“文学的民族形式论爭”>,劉永夏教授的<董橋的散文與中國人diaspora>,陳惠英的<舒巷城詩作的东方情调>每个都对香港进行了直接的研究,因为时间上的限制,要进行闭幕式和总评,所以没能在更多的时间里来发挥。后来听说,原打算学会的日程由预定的3天改为2天,所以不得已加紧时间来进行。

 

마지막조 발표자들과 함께
与部分学者

 

26日是文化活动,观光新界地区,诗朗诵会,与作家协会共进晚餐。虽然很遗憾没能参加新界地区和诗朗诵会,但是,有了逛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书店的闲暇时间。日程虽是5天,但是在香港的时间只限3天,如果不利用这天的上午和白天的时间恐怕就没有个人自由时间了。在去青文书屋的路上利用这短短的时间我坐上了二层巴士,欣赏到了这美丽的旅游观光地,在怎么宽也就是4个车线路,人们忙碌的穿梭在窄窄的胡同里,还有这些勉勉强强可以让2层巴士通过的牌匾们,那瞬间可以感受到我人在香港。

靑文書屋过一会,来到了青文书屋,连牌匾都没有,通过只能过一人的狭窄的通道来到了3楼。其实堆在书店里的书与不爱整理的主人无关,这些书已经超过了书店可以容纳它的最大限度,人们不自己动手找是绝对找不到的,这里的系统已经老化,陈旧了。长达2个小时在书海中徘徊的我,似乎在唤醒那些熟睡的灰尘一般。在我买到几本感兴趣的书时,夜色已晚。把不舍丢掉一旁,急急忙忙向晚餐地点赶去。接着在晚宴上,明天即将分手,要等一年才能再相见,大家难舍难分,各自告别,在愉快的气氛里结束了晚餐。

 

明報月刊 香港作家聯會 주최 만찬장에서
与陶然先生,金惠俊教授

 

참석자 기념촬영去年,在首尔韩国外国语大学召开的同样主题的东亚文学与文化学术会时,有主持人,各发表者和讨论者出来各自发表一篇论文。和这次的香港学术会议的差异就是从第一部到第五部,按照各个主题,依次发表,进行总评,另外还有对论文内容进行综合整理的评为。

这次的学术会议意义最大的就是从东亚文学的概念中看到了中国文学。因此,打开了对中国文学的世界化与东亚其他文学之间相互联系的更加活跃的研究火炉。第二个意义是对作为中文文学的香港和台湾,新加破文学的瞩目和关心。身为研究海外文化文学的我,通过这次学术会,接触到了很多给我灵感的论文。第三个意义是通过不一样的视线和不一样的观点和形式,打开了新的中文文学之路。文学和批评的新工具和解释方法对研究学者们来讲是不断的挑战和新课题。Paul. S. Lam Conference Centre 표지판

在香港短短的5天就这样结束了。香港的消费王国之称和不久前刚刚成立的迪斯尼乐园被世界瞩目。此行没有在这方面更多的了解到香港,就回到了本国。天下哪有不散之宴席呢? 每次离开都是那么依依不舍,但这次让我受益非浅。背负着更多的苦恼和课题在回国的路途中我在想,此行进一步拉近了武侠小说和香港电影中所隐藏的古老香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苦恼,通过这次机会我和香港之间产生了新的一种关系,感悟到被雾所遮挡的美丽夜色,现在更加具体化,更加个人化了。

 

첵랍콕 공항 로비
机场大堂

 

 

 

Return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