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话

金  惠  俊  KHJ

 

《사람을 찾습니다》《寻人啓事》
黄   静 等着,
金惠俊 等译,
首尔: eZEN Media, 2006.11.30.

 

我曾经向 eZEN Media 提议过编一本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创作的有代表性的香港短篇小说选介绍给韩国读者。 对于这个建议, eZEN Media 认为是可行的, 但提出是否可以先出版香港年轻女作家短篇小说选。 这虽然与原来的计划有些出入, 但仍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可是年轻女作家这个概念的范畴本身就很模煳, 而且虽然我对香港文学多年关注, 仍然在很多方面掌握的信息不够充分。 因而, 我决定请求小说家兼散文家《香港文学》主编陶然先生和小说家兼诗人香港岭南大学梁秉钧教授的帮助, 向他们表明了我们的意旨, 请他们推荐一些年龄在二三十岁的女作家的代表作。 另一方面, 我也筛选了一些自己关注的相关作品。 然后考虑作品的水平与篇幅、韩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一共确定了21篇作品。 可是在与出版社商讨的过程中, 由于作品选的容量有限, 最后只选定了8篇作品。 这样, 已经翻译完的将近20篇作品都不得不被舍弃, 这使翻译者觉得很心痛, 同时会使原作家觉得很遗憾。

香港, 具有区别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独特的环境和历史经历。 例如: 自1842年起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以来, 历经150多年的东西方文化的积极交流与融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起迄今, 经历了约50年的左翼和右翼思想的间接性对立斗争 ; 尽管存在着殖民地所赋予的政治环境的局限, 但相对来讲舆論氛围相当自由 ; 大都市特有的商业化环境和仍然沿袭的传统思考方式和生活习惯并存 ; 1997年以后出现了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内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国两制等等。

因此, 香港文学也具有了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某种独特性, 不受特定的意识形态或文学观念限制的多样性, 强有力的商业逻辑直接影响的商业性, 作家大量频繁移动的流动性, 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互相沟通的交融性, 连接中国大陆文学和台湾文学以及世界各地的中国文学的中继性, 作品内容以现代大都市的题材、思考及情感为基础的都市性, 以及专栏散文和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等通俗文学为主的大众性…… 这些都是香港文学所展示的特有风貌。

这种独特性赋予香港文学在世界文学, 特别是在中国文学里重要的意义。 也正因如此香港文学渐次受到瞩目, 特别是从1980年初开始讨论香港回归问题以来更是受到关注。 就连向来对于自己的归属及香港的将来不怎幺关心的香港人也从这个时候开始认真探索身份认同问题, 努力追求其文化身份, 并且把这样的探索和追求在香港文学作品中积极地表现出来。

香港人对于身份认同的探索和追求在小说领域比较明显。 首先, 对香港的将来或香港意识或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差异性等方面表示关心的作品越来越多。 再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作品在质量上也更加多样化、具体化和深层化。 在1980年代, 关注香港的未来而考察过去与现在的作品, 特别是回顾香港历史的一种历史整理性的作品颇多。 还有, 以中国大陆的变革与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为素材的作品也越来越多。 进入1990年代后, 鲜明的以身份认同为题材的‘失城’乃至‘此地他乡’的作品明显增多。 与此相关, 海外移民的故事也更加多样化和细腻化。 另一方面, 历史整理性作品更加有深度, 同时有一定数量的作品侧重表现作为现代大都市的香港社会本身拥有的各种现象, 例如同性恋等。

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这些现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 表现‘失城’、海外移民问题等与香港回归直接有关的作品渐渐减少, 同时, 与现代大都市所产生的异化现象有关的作品明显增加。 不仅如此, 各种各样的都市男女爱情故事大幅度上升。 从某种角度看, 不直接谈香港身份认同问题而描述香港社会自身所存在的各种社会现象, 这也许是另一种探索和追求身份认同的途径。 从这些意义上看, 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专注身份认同问题而边缘化的阶级、女性、后殖民及社会问题等等再度引起关注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们并不是根据特定的题材或主题选择的这些作品。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 只是对1997年以来二三十岁的女作家的代表作品单纯考虑了篇幅等一些枝节性技术因素而已。 然而就结果来看这些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997年以来香港小说乃至香港文学的发展进程。 在这里我不想详细谈这些, 还是由读者来做评价吧。 我只希望韩国读者通过这些作品, 在享受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与乐趣的同时, 了解香港文学的独特魅力及其与韩国文学的异同。

作品在翻译过程中, 遇到需要汉语音译的时候我们大体采用了两种方式。 对于与香港有关的专名, 用香港方言音译; 对于其他专名, 用普通话音译。 至于香港方言, 适当地适用韩国釜山方言。 这是因为考虑到香港和釜山在地理位置上都居于各自地区的东南部, 而且社会生活方面也不乏相似之处, 我认为这样做也并不为过。

除了我以外, 还有高慧琳、金顺珍、徐男珠、李银珠、全南玧、崔亨录等人也参与了这次翻译工作。 他们是一群不仅积极关注香港文学而且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即将成为主力军的青年学者。 我在修改翻译初稿的过程中尽力尊重译者的意图, 但为了统筹全局, 还是没能避免大量修改。 再加上这些很久前接到的翻译初稿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一拖再拖, 结果造成了长时间的积压。 在这里, 我想借这个机会向这些年轻的学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由衷的歉意。

这部作品的出版当然要感谢很多人的支持。 陶然先生推荐了大部分的作品并积极帮助处理版权的问题。 梁秉钧教授也推荐了一部分作品。 香港岭南大学许旭筠小姐在香港方言的翻译方面给予大力的帮助。 非常感谢香港的这些同人。 由于 eZEN Media 的代表林堯秉先生的果断才使得这本书能与广大读者见面。 孟银姬小姐曾经在翻译出版1990年代中国散文选《汉香》系列时有过合作, 这次在小说选的出版上也费了不少心思。 谨向这两位表达衷心的谢意。 最后, 向已经得到或还未得到许可的原作者们表示特别的感谢。 陶然先生虽然在获得翻译版权的问题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但听他说有些可能仍不尽如人意, 如果真有还未联系到的原作者, 我们今后会再尽力联系, 也望原作者随时与我们联络。

 

2006年

 

 


Return Home